2024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于10月20日清晨在天安门广场鸣枪开跑,来自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名选手参与了这场年度盛事,经过激烈角逐,埃塞俄比亚选手塔德塞·莱盖塞以2小时05分32秒的成绩夺得男子组冠军,并打破了赛会纪录,女子组冠军则由肯尼亚选手佩雷斯·杰普契奇尔摘得,成绩为2小时18分45秒,本次赛事不仅展现了高水平竞技,更成为全民健身与城市文化交融的典范。
赛事盛况:万人齐跑,点燃金秋
清晨6时30分,天安门广场已人头攒动,参赛选手们身着各色运动服,在晨曦中热身、合影,气氛热烈,7时整,随着发令枪响,选手们如潮水般涌过起点,途经长安街、奥林匹克公园等标志性路段,最终抵达终点奥林匹克森林公园,赛道两侧,数万名观众挥舞国旗,为选手呐喊助威。
本次赛事设全程马拉松(42.195公里)、半程马拉松(21.0975公里)和健康跑(5公里)三个项目,全马参赛人数达1.5万人ng娱乐官网,创历届新高,组委会还特别设置了“环保跑者”方阵,倡导无纸化补给与垃圾分类,呼应“绿色马拉松”主题。

顶尖对决:非洲选手包揽冠军,中国选手表现亮眼
男子组比赛中,塔德塞·莱盖塞从30公里处开始领跑,最终以2小时05分32秒冲线,将原赛会纪录提升近1分钟,赛后他表示:“北京赛道平坦,观众热情,这让我充满力量。”女子组冠军佩雷斯·杰普契奇尔则凭借最后5公里的强力冲刺锁定胜局。
中国选手亦有突破,李子成以2小时10分08秒获得国内男子第一,刷新个人最好成绩;张德顺则以2小时25分37秒位列女子组第四,创中国选手近五年最佳战绩。“本土作战让我倍感振奋,”张德顺赛后说道,“未来会继续向国际顶尖水平发起冲击。”
科技赋能:智能设备护航赛事安全
本届赛事首次启用“5G+AI”全程监控系统,通过无人机和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选手心率、体温等数据,确保突发情况及时响应,赛道补给站提供定制化能量胶与电解质饮料,帮助选手科学补充体能。
“科技让马拉松更安全、更公平,”赛事总监王磊介绍,“我们还在终点设置了‘数字孪生’大屏,观众可通过AR技术实时追踪选手动态。”
全民参与:马拉松成城市文化名片
除专业选手外,业余跑者亦是赛场主角,65岁的退休教师刘建国以5小时30分完成全马,他笑称:“跑步让我年轻了20岁!”来自德国的盲人跑者马克在引导员协助下完赛,赢得全场掌声。
赛事同期举办的“马拉松嘉年华”吸引了逾10万市民参与,非遗展示、亲子跑等活动让体育与文化深度结合,北京市体育局局长李颖川表示:“马拉松已超越竞技范畴,成为展示城市活力与包容精神的窗口。”
展望未来:赛事升级助力体育强国建设

随着2024北京马拉松落幕,组委会宣布明年将增设“青年精英挑战赛”,并扩大公益跑名额,助力青少年体育发展,国家体育总局相关负责人指出,此类国际赛事是推动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融合的关键抓手,未来将进一步优化赛事体系,为体育强国建设注入新动能。
秋阳下,选手们的汗水与笑容交织,见证了一场速度与激情的盛宴,也诠释了“挑战自我、永不止步ng娱乐APP”的马拉松精神。